唐朝男装审美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唐朝男装审美,以及唐朝男装分类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One]、唐朝男装分类
唐文化本身有着开放包容的气质,所以,唐代的男装既继承了传统汉服的灵魂,又充分吸收了胡风等异国风情,最终表现出了独具一格的鲜明特色。
下面,我们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从头饰、上衣、下衣三个方面,说一说唐代男装的基本款式,用另一种方式重温大唐盛世。
孔子说:“二十而冠,三十而立,四十而知天命”,古代男子二十而冠,这里的冠是指行“加冠礼”。冠是一种冠帽,是古代专门供贵族戴的帽子,而身份卑贱的人不能戴冠,只能戴“帻”,就是包裹头发的一块布。
而唐代时期,男子常戴的头饰,是一种被称之为幞头的头巾。关于幞头的由来,五代人马缟曾经在《中华古今注》中记载:
“幞头,本名上巾,亦名折上巾,但以三尺皁罗后裹发,盖庶人之常服,沿之后周武帝裁为四脚,名曰幞头,以至唐侍中马周更与罗代绢,又令中繁前后以象二仪,两边各为三撮,取法三才,百官及士庶为常服。”
平头小样又称平头巾子,是流行于唐初的一种幞头样式。它一般为扁平形状,头顶的巾子裹得很低,所以才被称为“平头”。
武家诸王样又称武家高巾子,相传为武则天所创。一块头巾,竟然透露出她希望"武姓诸王"凌驾于整个朝局之上的用意,《旧唐书·舆服志》记载:
“武德已来,始有巾子,文官名流,上平头小样者......贵臣内赐高头巾子,呼为武家诸王样。”
武家诸王样的巾子部分较之平头小样有了显著的升高,中间部分则出现了明显的凹陷。在永泰公主墓的壁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中人物所戴的就是武家诸王样。
英王踣样又称为踣样巾,创始于唐中宗景龙四年。《新唐书·车服志》记载:“至中宗又赐百官英王踣样巾,其制高而踣,帝在藩时冠也。”
英王踣样比武则天的武家诸王样还要高,其中是否有高过武则天家族之深意,我们不得而知。它上面分成左右两瓣,如同两个球。
因为“踣”含有倾覆之意,而且唐中宗就是在此年被自己的老婆和女儿合谋毒死的,因此它被人们认为不详并很快抛弃。而其样式可以从西安羊头镇李爽墓出土的陶俑上一探究竟。
官样巾子出现在开元年间,因此又称为“开元内样”,它比英王踣样要高,但不前倾,也没有圆球状物,头部略呈尖型。从名画《虢国夫人出行图》中,我们可以一见官样巾子的模样。
说完了帽子,我们再看看上衣。男子唐装的上衣,分为袍、襦、衫、袄和半臂5种。
传统汉服讲究“交领右衽、褒衣广袖”,虽然美观大方,但实用性不足。唐代男装上衣沿袭了这样的特点,因此有一种博袖宽袍,又因为其受到胡风的影响,又产生了另一种窄袖袍,用于日常穿着。
『1』博袖宽袍主要用于礼服,按照领型划分,又有“直领对襟袍”和“交领右衽袍”两类。
“直领对襟袍”多为皇帝和官员们在上朝和举行礼仪大典时穿着的。而“交领右衽袍”穿着时胸前两襟相交叠压,右衽开襟,这种服装官民皆服。在唐代一些文官俑上,我们可以看到它们的模样。
2)窄袖袍主要分为圆领袍和翻领袍两种。
圆领袍,顾名思义,就是圆领子的窄袖袍。中国传统服饰袍服并非圆领,只有内衣才有圆领。魏晋南北朝以后,圆领袍吸收了胡服的特点,在唐代成为完全普及的服装,而且也是不分等级和性别,人人可穿。
翻领袍,顾名思义,就是领子外翻的窄袖袍。它起源于西北少数民族回纥。随着回纥与唐的经济文化往来密切,翻领袍也成为唐代男装中的一种常见款式,如壁画《职贡图》中,最后一个人身穿的就是翻领窄袖袍。
襦对现代人来说是个生僻字。《说文》中说:“襦,短衣也”,史游《急就篇》:“短衣曰襦,自膝以上。”
可见,襦就是短袄、短衣的意思,它长不过膝盖,衣身短小,袖子窄小。
既然是短衣,下面就必然有与其搭配的衣物,作为男装来说,其搭配的衣物就是袴和裳。
唐代的衫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襕衫,一种是缺胯衫,其穿着人群是不同的。
《新唐书·车服志》记载:“是时士人以棠苎襕衫为上服。”也就是说,襕衫是专供士人、官员穿着的。
而缺胯衫因为两边的摆缝处开叉,所以穿起来行动自如,方便体力劳动,因此是平民百姓甚至士兵经常穿着的衣物。
袄是由襦演化而来的,分为长袄和短袄。长袄即亵服,类似于现在家居穿的便服。
而短袄是有内衬的短上衣,是与袴搭配穿的衣服。
穿着短袄,主要是为了行动方便,如清朝袁枚写的《随园随笔》中说:“今之武官,多服缺襟袍子,起於隋文帝征辽,诏武官服缺胯袄子。”这里面提到的缺胯袄子,就是隋唐时期的短袄,主要是为了便于骑马而制。
半臂是一种短袖或者无袖上衣,可内穿,可外穿,及于腰间,有点像今天的“马甲”。
半臂起源于秦代,本来是一种袖子大而短的礼服。唐高祖时,对它进行了改造:“减其袖,谓之半臂”(《事物纪原》)。唐高祖“减其袖”的目的,当然是使它穿起来更加方便,所以半臂在唐朝称为劳动人民的日常工作服。
唐代男装里下衣,主要有裳和袴两种类型。
《释名·释衣服》中记载:“上曰衣,下曰裳。”古人将下身穿的衣服称之为裳,古代男女皆穿。
裳在《说文》为“常”的异体字:“常,下裙也。”可以看出,裳是裙子,而不是裤子。人们现在常说的“衣裳”,在古代实际上是两个独立的部分。
不过,对于男装来讲,裳和裙还是略有不同的,裳更多的是起到礼服的作用,而裙则是衣服的基本款。
实际上,除了作为朝服等礼服以外,唐代男子穿裳的情况也是不多见的。《礼宾图》中就是穿裳的唐代官员。
袴褶最早是指套在腿上的筒子,类似于现在的长筒袜。传入中原以后,为方便骑马,才开始有了裆,还要在袴管膝盖处系扎。
唐代时,因为其轻便灵活的优点,袴褶成为上至天子、下至百姓,骑马或者劳作时常穿的衣服。
以上,就是唐代男子日常从上到下所穿着的基本服饰。
[Two]、宫女穿男装是什么朝代
〖One〗、这个是唐朝独有的风景。唐朝从开国皇帝李源开始,无论血脉还是习俗上,都带有大量异族胡人的特点,女子穿男装,男女衣服互相借鉴款式,都是非常常见的。
〖Two〗、到了唐高宗李治时期,武则天做了皇后,权势很大。为了丈夫李治不被宫女妃子们吸引,武则天立下规则,宫中够品级的女官妃子们在正式场合一律穿男装。
〖Three〗、这项硬性规则实际上实行了没几天,后来只是一部分低等侍女穿男装。但却形成风潮,宫女甚至乐妓人等,非正式场合都喜欢穿方便的男装了。
[Three]、唐代色彩特点
唐代作为古代物质文化与民族色彩最繁荣时代,其最具代表性的女子襦裙色彩是体现大唐“物色统一”的重要方面,代表了大唐的社会时尚,也最能说明在我国封建思想统治下唐代色彩的丰富多样与僭越现象,折射出唐人独特的审美意识和品味高度。
襦衫作为上衣,长至腰间,襦多指冬季之衣,内絮棉,织物常用罗穀及锦的厚料。夏季用衫,衫料专选罗穀纱等轻薄织物。襦衫以红色比较多,绿色、黄色次之,兼有紫、青二色及无色系中的白色。
小说中关于红色襦衫的记载有很多,陆长源在《辨疑志萧颖士》中曾如此描述:“有一妇人,年二〖Fourteen〗、五,着红衫绿裙”。同时,在唐代卷轴画、敦煌壁画、墓室壁画、考古发现、出土文物等艺术品方面可明显看出红色襦衫在唐代的流行。
在唐代,襦是一种男女同服的服装,从文献资料来看,唐代关于女子着白色襦衫的文字很少,但男子着白色襦衫却有不少记载。在女性白色襦衫中,以白色窄袖衫比较多,主要集中于初唐时期的墓室壁画,往往搭配间色或单色曳地长裙及披帛,在白色窄袖衫外更多搭配其他色彩的半臂…这样的搭配模式,与初唐女性修长的身材相协调,典型体现了初唐女子的婀娜多姿。
裙,最初同“裳”。后汉以后多称裙,极少有称“裳”者。唐代裙色多样而鲜艳,有红、绿、黄、青、紫等色。初唐妇女的装束,还接近隋代,平时一般多穿小袖长裙,半臂常常外穿,常用两种颜色的绫罗拼合而成女裙,间道裥褶效果为常见的形式。
唐代妇女的裙色,尤以红色流行,《全唐诗》仅“红裙”一词出现了16次,红裙为唐代女子常着裙色,受到贵妇、民女到舞女歌妓等的普遍喜欢。唐代盛行的红色裙多为石榴裙,盖为绛色,大红色的裙子。因用石榴花做染料染成,故名“石榴裙”。红裙之中除最有名的石榴裙之外,还有以“茜裙”命名者,常用作青春少女的裙服。
绿色是唐代备受宠爱之色,除用于品官服色外,在女性服饰方面更极受欢迎,除上文提到的女子襦衫外,在长裙方面,唐代的绿色裙装亦很盛行,唐代人常以绿草、绿柳等来比喻绿裙的明艳色彩。
关于紫色裙,唐艺术品中所见例证不多,作为唐代色彩等级地位比较高的紫色,虽在其他阶层也有使用,但尚未广泛,仍有一定的约束性。敦煌莫高窟中出现紫色裙的频率较其他艺术品中多。
青色裙在唐代的传世艺术作品中并不多见,很少能找到宫廷女性着青裙的例证,出现此现象的原因之一,或因唐代已经将日常生活中人们所使用的青色细化为不同明度和纯度的蓝色或绿色,只有品官服色仍使用五原色中的“青”。此外,唐代侍婢一般着青裙。
“女着男装”在历史上一直被认为不合礼仪制度的穿着,而在唐代却大为盛行,成为时尚,唐代女子喜欢穿的男装,主要是男子常服戎装与半臂。
在唐代,男子常服以胡服为主。除传统的襦衫、裙、披帛之外,女子外出游玩骑马时也多穿胡服,胡服方便实用,亦应列入唐代女子常服系列。从历史记载来看,唐女扮男装现象主要集中在初唐、盛唐时期,中晚唐之后很少见。
在唐代,女子所穿男士袍服色彩多为白色,其次则多咖色、驼色、绛色,也可见绿色、黄色等色。间色条纹裤多红白、红绿、黑白色,也有单色裤,色彩多以紫红、酒红为主。
因唐代女子追求服装的整体效果与强烈的装饰性,帔帛与半臂是与襦裙搭配所形成的服装样式,因此由襦裙装衍生而来。
披帛几乎是唐女性尤其是宫廷女子的随身装饰物,几乎可与任何服装款式搭配,关于披帛的色彩也因它的广泛使用而多姿多彩。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