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县宋朝古城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佳县宋朝古城,陕北那哪里有名胜古迹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块儿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One]、陕北那哪里有名胜古迹
壶口瀑布位于陕西省宜川县境内秦晋大峡谷河段,被誉为“金瀑”。滔滔黄河奔涌到这里时,河岸陡然变窄,原本三百余米宽的洪流突然被紧紧约束在五十余米内,河水更加汹涌奔腾,最终从二十余米高的断层石崖飞腾跌落,就像是无数条金龙在腾跃,声势惊人,形成了“彩桥通天”、“万丈龙槽”、“雷首雨穴”等种种奇观。
[Two]、陕西省古代有多少县
1.户县,原名鄠县为夏代有扈氏居地,秦朝置县。“鄠”字生辟,而且专用,1964年改“鄠”为户,称户县。
2.周至县,原名盩厔县,峰廻为盩,水曲为厔,根据其地貌、地形特点命名为盩厔,汉武帝设盩厔县,盩厔生辟字,并切专用,1964年改为周至县。
3.千阳县,原名汧阳县,因汧水得名。北周设汧阳县,汧字生辟,且专用,1964年改为千阳县。
4.眉县,原名郿县,秦朝设县,郿字生辟且专用,1964年改为眉县。
5.礼泉县,原名醴泉县,县北有泉水甘美如醴,北周置醴泉宫,隋朝设县,醴字生辟且专用,1964年改为礼泉县。
6.彬县,原名邠县。古豳地是周人祖先公刘的居地。西魏置豳州,唐开元十三年改为邠州,1913年改为邠县。邠字生辟且专用,1964年改为彬县。
7.旬邑县,原名三水县,1914年因和广东三水县重名,改为栒邑县,因县北有栒邑塬,盛产栒木而定为栒邑县。栒字生辟,1964年改为旬邑县。
8.合阳县,原名郃阳县,战国时魏文侯筑合阳城,秦朝设合阳县,汉朝因县在郃水边改郃阳县,郃字生辟,1964年改为合阳县。
9.勉县,原名沔县。汉朝设置沔阳县,后为沔县,因境内有沔水而得名。沔字生辟,1964年改为勉县。
10.旬阳县,原名洵阳县,晋朝设置洵阳县,因县城在洵水之阳而得名。洵字生辟,1964年改为旬阳县。
11.洛南县,原名雒南县,隋朝设雒南县,因在雒河之南而得名。雒字生辟,1964年改为洛南县。
12.佳县,原名葭县,县境内有芦川,芦丛生。古人把苇牙叫葭,出穗前叫芦,出穗后叫苇。宋朝筑城叫葭州。葭字生辟,1964年改为佳县。
13.富县,原名鄜峙县是黄帝祭天的地方,县境内有鄜水而得名鄜县。鄜字生辟,1964年改为富县。
14.澄城县,春秋时期晋国设置徵邑,西汉设徵县,徵、澄二字音近,后来讹徵为澄,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设为澄城县。
15.宁强县,原为宁羌县,该地区古代为氐、羌人居住区,宋代设三泉县,元代设大安县,明代设宁羌卫后改宁羌县,1913年,民国政府取“羌地永宁”之意,改为宁羌县,1942年元旦改为宁强县。
16.汉阴县,唐至德三年(公元757年)设立汉阴县,因县城在汉江南岸,故叫汉阴。后县城被江水所淹,移县城到江北,县名未改,沿用至今。
17.丹凤县,建国后,1950年,划商县、商南部分在龙驹寨设立丹凤县。因县境内有丹江、凤冠山而取其名。
18.洛川县,秦为鄜县地域,后秦时设洛川县,因洛水流经县境而得名。
19.子洲县,为纪念革命先烈李子洲,陕甘宁边区政府决定划绥德、米脂、清涧、横山、子长等县部分土地设立子洲县,县府在双湖峪。
20.吴起县,因战国时期魏国大将吴起曾在此驻兵得名,隋朝时,因该地是洛河源头设洛源县,1942年陕甘宁边区政府改吴起镇为吴旗县。2006年,由本县申请,改为吴起县。(注:感谢完美夏天的补充)
21.子长县,宋代设安定堡,元代为安定县,1935年解放后分为赤源、秀延两县,次年又恢复为安定县,为了纪念谢子长,1939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决定更名为子长县。将县城由安定迁到瓦窑堡。
22.志丹县,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设保安军,金代改为保安县,1934年改为赤安县,为了纪念刘志丹,1936年11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改为志丹县。
23.太白县,建国后1953年划宝鸡、岐山、眉县、留坝、洋县、佛平、凤县部分地区设太白区,1961年改为太白县,因县境内有太白山而得名。县城在嘴头镇。
24.黄龙县,县境内有黄龙山,为古老林区,民国27年(1938年)设黄龙山设治局,负责开垦,1948年解放后,正式划界设黄龙县。
25.黄陵县,秦汉设中部县,隋朝改为内部县,唐朝又恢复为中部县。民国33年(1944年)因境内有桥山上有轩辕黄帝陵,改为黄陵县。
26.甘泉县,唐初设伏陆县,因县南有阿伏斤谷河而得名,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将阿伏斤谷改为甘泉谷,伏陆县也随之改为甘泉县,城南有美泉沟,泉水味美甘甜,称甘泉县。
27.宜川县,秦为定阳县,西魏大统三年(公元537年)设义川县,因县境内有义川河而得名。宋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为避太宗赵光义的讳,遂改名宜川县。
28.延长县,西魏蜀广安县,隋时属延安县,唐天宝三年(公元746年)设延川县,因延水从境内流过。
29.长安县,公元前239年,秦始皇封其弟成峤为长安君,取“长久平安”之意,汉、唐长安城是今西安市。现在长安县的地方秦时称杜县,后改杜陵县。西晋称杜城县,以后称长安县。1944年县府迁至大兆镇,1949年后迁到韦曲镇,后并入西安成为长安区。
30.蓝田县,秦献公6年(公元前379年)设蓝田县,因县东南有蓝天山而得名,因产美玉,上等玉为球,次等玉为蓝,“玉种蓝田”之说。
31.临潼县,西周时为骊戎部落所在地,秦时为骊邑,汉设新丰县,唐改朝应县,宋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改称临潼县,因县东有潼水,县西有临水,故称临潼县。
32.高陵县,春秋时,因县东有高陵邑,秦孝公设高陵县,又因县南有秦政原,形似高陵而得名。
33.延川县,西魏时期设广安县于文安驿。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改为延川县,因境内延川水(清涧河)而得名。
34.陇县,西魏恭帝元年(公元554年)设陇州,因境内有陇山而得名。辛亥革命后废州留县。
35.凤翔县,是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首都,雍地所在地,汉时设雍县,唐至德二年(公元75年)设凤翔郡,金代设凤翔县。
36.麟游县,隋文帝仁寿年间这里发现过白色麒麟,后修仁寿宫,。隋恭帝义宁元年(公元617年)始设麟游县。
37.岐山县,因为是周朝的发祥地,县境内有岐山,隋开皇16年(公元596年)始设岐山县。
38.扶风县,汉代在长安设右扶风、京兆尹、左冯翊三辅管理关中地区,当时的右扶风管理咸阳以西21县,取“扶助京师,以行风化”之意。后改扶风郡,唐贞观八年,(公元543年)始设扶风县。
39.凤县,秦为古道县,北魏为梁泉县,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改为凤县,因境内有凤凰山、凤凰岭而得名。
40.安塞县,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在此筑安塞堡,取“安定边疆”之意,元宪宗二年(公元1252年)设安塞县。
41.兴平县,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始设兴平军,后改兴平县,再未变过。
42.乾县,秦时为好峙县,因唐高宗的坟墓乾陵在县境内,唐文明元年(公元684年)分好峙、礼泉置奉天县,唐乾宁二年(公元895年)升为乾州,因乾州在长安西北,八卦中为乾卦方向,故叫乾县。公元1913年降州为乾县。
43.永寿县,西魏文帝大统十三年(公元548年)设广寿县,因广寿原得名。北周明帝二年(公元558年)改为永寿县。
44.长武县,汉代属浅水县地,隋朝在这里筑武城,唐朝设长武镇,取“长用武”之意,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始置长武县。
45.淳化县,秦朝为云阳县,县北有甘泉宫是秦、汉时著名的离宫,秦始皇筑直道就是由甘泉宫向北沿子午岭直到九原(包头),宋朝淳化四年(公元994年)在梨园镇设县,以年号为县名。
46.泾阳县,秦朝为池阳县,前秦二年在池阳县东南置泾阳县,因在泾水之阳而得名。
47.三原县,因县境内有酆原、孟侯原、白鹿原而得名,前秦二年(公元352年)设三原护军,北魏始光元年(公元424年)设三原县沿袭至今。
48.武功县,秦朝在眉县境内,因武功山、武功水(石头河)得名,武功县为周邰邑,秦朝为邰县,东汉时迁武功县到邰县,仍为武功县。
49.清涧县,北宋时在县境内挖井一百五十丈见清澈的泉水而得名,宋景德元年(公元1041年)为该地起名清涧城,金大定二十二年(公元1182年)设清涧县。另一说是因清涧河而得名。
50.白水县,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1年)设立白水县,因白水河而得名沿用至今。
51.蒲城县,秦朝为重泉县,后魏改为南白水县,北魏太和23年(公元504年)改名蒲城县,因县境内有蒲池而得名。
52.韩城县,是春秋时的韩国故地,县西有韩原,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89年)始置韩城县,五代改为韩原县,唐同光四年(公元926年)复名韩城县,沿用至今。
53.大荔县,西周大荔戎部落居地,秦朝置临晋县,西晋武帝改名大荔县,以后历代在此地建武乡县、冯翊县、固州、朝邑等,清朝雍正十三年(1735年)恢复大荔县。
54.华县,西周时郑桓公封地,筑有郑邑,秦设郑县,城南有小华山,城东有华山,北魏设华山郡,唐至清代沿用华州,1913年设立华县。
55.华阴县,县城在华山北面,所以,叫华阴县。春秋时在这里设阴晋县,秦称宁秦县,汉高祖八年(公元前199年)改为华阴县。
56.潼关县,潼关古为姚林塞,东汉未年设关,因山上流下来的潼洛河经过过关城旁,所以称潼关。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设立潼关卫,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设立潼关县。乾隆十二年(公元1748年)设潼关卫,1913年改为潼关县。
57.吴堡县,南北朝时,夏国赫连勃勃在此筑吴儿城,安置虏来的军民,宋代又筑吴堡寨,金正大三年(公元1226年)设吴堡县,1940年由旧址迁到宋家川镇。
58.南郑县,县名由郑国演变而来。郑国是西周时期关中诸侯国,故地在华县,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周,郑国一部分东迁河南新郑,一部分南迁汉水上游,为了纪念郑国,在郑国南边称南郑。秦设南郑县,解放后,将南郑县迁至辅镇,后又迁到周家坪。
59.城固县,秦汉时就有城固县,张骞故乡,三国时期,蜀国称乐城,南北朝又改为城固县。取“始城而冀其北固”之说,所以叫城固。
60.洋县,北魏设洋州,其地址在今西乡境内,唐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把洋州迁到兴通县即今洋县地址,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设洋县。
61.佛坪县,清嘉靖年间在袁家庄设洋县丞(副县级)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从洋县、周至划出部分地方设佛坪厅,当地有佛爷坪,叫佛坪。1913年改佛坪县,1926年县城由周至厚珍子迁到今天的袁家庄。
62.西乡县,三国时期张飞封地,张飞封西乡侯,后改为南乡县,晋太康二年(公元281年)恢复为西乡县,含西乡、镇巴两县地方,西乡与夔州(奉节)的东乡相对而称名的。
63.镇巴县,班超封地,定远侯,清嘉靖二十二年(公元1802年)设定远厅。1913年改定远县,1914年改镇巴县,取“镇守巴山”之说。
64.留坝县,张良封地。张良封留侯。清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设留坝厅1913年改为留坝县。
65.略阳县,县城建在象山之南,山南为阳,险要为略,南宋开喜三年(公元1207年)设略阳县。
66.绥德县,秦汉为上郡地,西魏在此设绥州安宁县,宋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设绥德城。取“绥靖德化”之意,金代改为绥德州,辛亥革命后废州置县。
67.白河县,秦为锡县,后改半利县,地处秦头楚尾,明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筑白河堡,后设白河县,因境内有白石河而名。
68.平利县,西汉为长利县,南宋设吉阳县,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设平利县,因县境内有平利川而得名。
69.镇坪县,原属平利县,明代设镇平地方检查司,清代设平利丞(副县级)驻镇坪,1920年设镇坪县。
70.岚皋县,原为砖坪营,1913年改为砖坪县,后改岚皋县。因为,砖坪在岚河之滨,水泽之旁,故称岚皋县。
71.紫阳县,明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筑紫阳堡。设紫阳县,县城在汉江东岸,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646年)移江西。相传宋代张平叔修炼的洞为紫阳洞,自称紫阳真人而为县名。
72.石泉县,西魏废帝元年(公元552年)设石泉县。因境内有石泉而得名。
73.宁陕县,县城原在五郎关,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设五郎厅,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改为宁陕厅,取“宁定陕西”之意。1913年改为宁陕县,1936年县城迁到关口。
74.商县,秦商鞅封地。春秋为上雒邑,汉代设上雒县,北周建德七年(公元578年)改为商州,明代改为商县。商本山名,故以县名。
75.山阳县,晋朝设半阳县,明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改为山阳县。
76.镇安县,唐嗣圣十三年(公元696年)设安业县,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更名乾元县,五代更名乾佑县,明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更名镇安县。
77.柞水县,县西有柞水河,又名乾佑河而得名。唐代设安业县,元代设乾佑县,清代设孝义厅,1914年改为柞水县。
78.商南县,北魏景明元年(公元500年)分商县之东南设商南县,隶属西安府。以后分别属于商州、汉中等地,县名未改。
79.米脂县,宋建米脂寨,县境内有米脂水,又名流金河,盛产小米,米质高,取“沃垠宜粟,米质为脂”之意,金正大三年(公元1226年)设米脂县沿用至今。
80.耀县,县境内有宝鉴山,遇丰年山中光耀明如镜而得名。唐天佑三年(公元904年)设州,辛亥革命后1913年废州立县。
81.富平县,秦代为频阳县,汉初在宁夏吴忠附近设富平县,三国时期,魏国迁富平县于甘肃庆阳县,西晋又迁到频阳县。取“地平天成,丰富充满”之意。唐朝为美原先,元朝中统五年(公元1264年)复设富平县。
82.宜君县,东晋升平二年(公元358年)在今耀县沮水河设宜君护军,因沮河水原名宜君水而得名。北魏太平真军六年(公元446年)设宜君县。后县城三次迁徙到今址。
83.府谷县,因这里有一条山谷叫府谷,唐天佑七年(公元910年)设府谷县。
84.定边县,明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设定边营,清雍正九年(公元1730年)设定边县。取“底定边疆”之意。
85.靖边县,明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设靖边营,清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设靖边县,1945年县城由新城堡迁张家畔,取“绥靖边境”之意。
86.横山县,北魏太平真军六年(公元446年)设岩缘县,唐朝改朔方县,宋朝设横山堡,清雍正九年设怀远县,1913年改为横山县,因县境内有横山山脉而得名。
[Three]、北宋对西夏防御政策
〖One〗、北宋仁宗朝,西北的党项族突然不安分起来,给北宋带来严重危机。党项族本是西羌的一支,在北朝时期就在今甘青地区活动。唐太宗时,党项族归顺唐朝。唐末平定黄巢之乱时,党项族立了大功,因此唐赐其李姓,其封地扩大到今甘肃、宁夏大部。五代时期,党项接受历代中原王朝册封。宋朝建立时,也无能力兼并西夏,于是同样对其笼络。
〖Two〗、西夏问题归根结底不能看做传统的中原王朝与北部游牧民族的争斗。这实际是唐末藩镇割据的残留,该政权世代相袭。在唐末五代百年间,党项安心在西部发展,势力已经十分雄厚。北宋建立之初,也多次对党项动兵,但始终没有太大进展。真宗时,党项首领李继迁在进攻宋西凉府时,中箭身亡。其子李德明即位,李德明转变策略,向宋臣服,集中精力同西部的吐蕃作战,而北宋也无心再战。北宋放弃灵州,换来与西夏的和平。北宋的消极政策,终于使西夏在解决后顾之忧吐蕃后,将矛头对准北宋。
〖Three〗、仁宗继位之处,仍维持真宗与李德明的协议,双方互不侵犯。但在李德明去世后,其子元昊即位,元昊素来对北宋有不臣之心。元昊即位后,以各种借口屡次袭入北宋境内,试探北宋的虚实。同时,他还以去五台山拜佛为名,刺探情报。北宋的边防官员早有察觉。庆州通判曾上疏“元昊虽称臣奉贡,然包藏祸心,特未发尔。今主将率任军伍,无长策,而器械钝缺,士卒惰窳,城池不修,资粮无备,一旦有警,何以应敌?”实际上就是提醒朝堂警惕。
〖Four〗、但北宋朝堂对此毫不警戒,觉得不足为惧。一些大臣一直将防御中心放在北边,而一些大臣则认为北宋内忧大于外患。韩琦曾上奏仁宗:“陛下威德远畅外夷,高视于汉唐之上,元昊小丑,熟能为国家之患哉!”于是元昊崛起之时,北宋西北边境可谓放任自流,毫不警戒。
〖Five〗、1038年,元昊觉得时机成熟,便称帝,建立大夏国。元昊称帝后,最初想通过外交手段获得宋王朝的承认。但北宋听说这一消息后,朝野上下十分震惊,断绝了与西夏的互市贸易。之后,怎么应对西夏,成为北宋的当务之急。
〖Six〗、最早到西夏前线的,是夏竦。夏竦认为北宋多年没有大的战事,军队战斗力和战斗经验都比不上前朝,出兵讨伐西夏没有绝对的胜算。因此他主张坚壁清野、练兵实边、同时联合西番压制西夏。同时朝廷内部也有许多人纸上谈兵,主张迅速出兵,“元昊反书闻,朝廷即议出兵,群臣争言小丑可即诛灭”,很多文臣认为李元昊只是跳梁小丑,不堪一击。枢密使陈执中甚至主张派刺客刺杀元昊,天真的认为元昊一死,西夏之患便可除。
〖Seven〗、虽然北宋进行避战,但是元昊还是找到了进攻机会,于1040年向北宋延州进攻,但延州求援的信息却被宰辅扣留,没有上达。然后元昊以假投降迷惑延州主帅范雍,之后伺机出动,宋军大败。再之后,元昊又不断制造摩擦,引起很多小战斗。
〖Eight〗、三川口惨败之后,仁宗命朝臣上攻、守之策。韩琦指出,宋朝近来采取的坚壁清野的守策,有很大的弊端。宋军四处防守,兵力无法集中。如果集中兵力必能破敌。范仲淹却认为近来还应该防守,他说现在宋夏边防虽已经有守备,但内地却守备空虚,如果元昊打探清虚实,绕过边境城池直接进攻关内,将面临大危机,当务之急当时加强各地的守备力量。仁宗经过思虑,觉得防御为主的持久战,屯兵运粮造成的经济负担也很重,于是采纳韩琦建议对夏作战。
〖Nine〗、于是北宋朝堂大变,为振西北军威,罢黜主和派宰相张士逊、枢密使陈执中,重新启用主战派吕夷简为相。以夏竦为山西经略安抚使,韩琦、范仲淹为副使,但实际以韩琦为核心。韩琦招募兵马,力图与西夏进行一场大战。但韩琦及其任用的主将任福过于贪功冒进,在好水川遇伏,宋军大败。战后,宋廷又采用偏保守的战略。韩琦也转变策略,采用偏防守的稳重战略。之后,西夏在韩琦、范仲淹一线进展困难,于是转向泾原方向,于定川寨又取得一次大胜。
〖Ten〗、北宋虽然三次大战均败,但也取得不少胜利。且北宋政策不断调整积极备战,如任用狄青等一批优秀的将领,训练出一只善战的军队。所谓“将之能者渐出,而兵之精者可用”,西北边防也得到了有力的加强,在防守中渐渐掌握战争主动权。西夏始终是个小政权,多年的战事也使其国内民不聊生,矛盾重重。而辽国也不希望西夏强大,对其进行警告。同时,韩琦、范仲淹等人也意识到,如果持续战争,只会两败俱伤,而加剧内患,并使辽坐大。在双方都厌战的情况下,宋、夏于庆历四年签定和议,西夏向宋称臣,而宋赐予其岁币,双方开始了二十多年的和平局面。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