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文人尚武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唐朝文人尚武,以及北方人为什么普遍尚武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One]、为什么秦汉会出现重文轻武的局面
〖One〗、秦汉到魏晋时期,多有战乱发生。而在每次战争中,军士的数量与质量,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战争的最终走向。
〖Two〗、但奇怪的是,在战争中发挥出重要作用的军士们,其社会地位却不断在变化。其原因,还是因为不同时代下的"尚武"与"重文"思想,都有不同表现。
〖Three〗、先秦到西汉前期:军功爵制盛行,军士地位突出
〖Four〗、先秦时期的军士,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当然,或许有人认为: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发,而军士们的质量与数量,会直接影响到诸侯的争霸,所以军士的地位较高。
〖Five〗、这一点可以反过来论证这个结论。因为在更早的时候,在春秋战国之前的社会,"尚武"风气便已经流行了。
〖Six〗、《周官·小司徒》注疏有记载:"凡出军之法,先六乡,赋不止,次出六遂;赋犹不止,征兵于公邑及三等采;赋犹不止,乃征兵于诸侯。"
〖Seven〗、六乡之民,便是国人,住在城市里面,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而六遂之民,就是野人,指郊区人口。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即国家在征兵之时,需要先从国人中挑选,然后再从野人中挑选。
〖Eight〗、在当时,国人的地位显然要比野人高。换言之,地位更高的国人,有参军作战的基本权利。试想一下:如果军士的社会地位不高,他的选拔过程为什么又如此看重身份。
〖Nine〗、?"尚武"风气还在继续,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它变得更加显拔。一是原本社会中人们的普遍认知,二也是出于争霸需求,各路诸侯纷纷富国强兵。秦朝的变革之一,是商鞅带来的变法。后者提出:"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
〖Ten〗、在传统的农耕社会中,军事竟然一跃上升到农业的高度,可见商鞅对于军事的看重。在他的影响与鼓励之下,原本就崇尚武勇的秦朝,变得更加重武尚功,并努力朝着"举国而责之于兵"的方向迈进。
1〖One〗、据《商君书》记载:"不胜而王、不败而亡者,自古及今未尝有也,民勇者,战胜;民不勇者,战败。能壹民于战者,民勇;不能壹民于战者,民不勇,圣王见王之致于兵也,故举国而责之于兵。"
1〖Two〗、看看这段论述,足以证明赳赳老秦的气势。有这种全国皆战、全民皆兵的气势与信念,秦朝如何不会成为最大的赢家。而更重要的是,秦国将军功与爵位直接联系到了一起,这是颇为难得的。
1〖Three〗、"所谓壹赏者,利禄官爵抟出于兵,无有异施也。"在秦国,一个普通出身的人,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军功封侯拜相。而且军功的大小、质量,直接决定军士未来的政治经济利益与社会地位。
1〖Four〗、商鞅重法,将服兵役当成是国民必须承担的义务与责任。但在此基础上,他又不忘许以重利。反正都要服兵役,不如积极参加,还可以改变自己的出身。这对绝大多数平民来说,是想都不敢想的。
1〖Five〗、毕竟在奴隶制社会,世卿世禄制度几乎阻断了平民的晋升之路;而秦国的军功爵制,却又重新让他们看到了光耀门楣、封妻荫子与出人头地的希望。
1〖Six〗、正因如此,秦国百姓"勇于君战",国家"兵革大强"。后来秦始皇继位,依旧"续六世之余烈",继续推行军功爵制。汉高帝刘邦取得天下后,也继承了秦国的大多数制度。所谓汉承秦制,军功爵制在西汉初期依旧是不少平民改变人生的必要之路。
1〖Seven〗、比较有代表性的,自然是大将军卫青与骠骑将军霍去病了。卫青一介马夫出身,虽然凭借姐姐卫子夫的关系,才顺利进入军中。但他屡破匈奴,凭借个人出众的作战能力,生生成为了卫子夫的靠山。
1〖Eight〗、而且从西汉初年官员阶层的成分来看,在朝中身居高位者,大多都是功勋武将的后人。不难理解:当西汉面临匈奴这个敌人时,便意味着战争不会结束。一旦战争持续下去,汉朝便必须靠武将上阵杀敌来维持国内的稳定。
1〖Nine〗、西汉中期到东汉末年:"重文"思想抬头,独尊儒术
20、同样是汉武帝时期,"尚武"与"重文"思想开始出现偏移。靠着武将击败匈奴的汉武帝,也开始转向重儒了。仔细分析一下西汉初年的国策,便会发现其中的矛盾之处。
2〖One〗、首先,西汉初年以来,一直崇尚"无为而治"。在汉文帝、汉景帝在位时期,国家逐渐恢复传统的农耕经济,政治清明,社会也趋向稳定,后世对于这段时期也比较友好,还称它为"文景之治"。
2〖Two〗、?但被人忽略的是,长期以来的无为,使得军功地主集团逐渐走向腐朽与没落。如此一来,它们便成了封建官僚社会体系中的"累赘",不仅不能有效加强统治阶级的管控,而且还不利于君主加强集权。
2〖Three〗、汉武帝掌权后,对待功勋武将之后,采取了打压政策。一方面,汉武帝认为"武功以显重,文德以行褒",开始提拔一些"文学之士",从而改变了功臣武将掌权的局面。
2〖Four〗、另一方面,汉武帝还重用布衣,提拔一些寒族人才,诸如桑弘羊、司马相如、朱买臣、卫青等人,皆是出身贫寒。
2〖Five〗、而彻底让"重文"思想压过"尚武"氛围的,恐怕就是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独尊儒术"了。自汉武帝开始,汉代历任皇帝都开始开办经学,并重视儒家。比如汉元帝,"少而好儒,及即位,征用儒生,委之以政"。
2〖Six〗、与此同时,皇家官学——太学的规模,也在逐渐扩大。由于明经等方式成为了选拔官员的主要手段之一,导致民间不少人开始纷纷转而学儒。不少从太学"毕业"过的儒生,有一部分也回到家乡,开设学馆教授弟子,继续弘扬经学。
2〖Seven〗、显而易见,这种社会风尚的转变,使得"重文"压倒"尚武",从而间接改变了军士的社会地位。
2〖Eight〗、到了东汉时期,朝廷依旧注重"重文轻武"。汉光武帝刘秀在取得天下后,便表现出"厌武事"的态度来。一方面,这固然是天下刚刚一统,百姓需要安稳平定的环境来恢复生产;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擅长作战之人,不一定也能擅长治理国家。
2〖Nine〗、?正因如此,汉光武帝便"退功臣而进文吏"。自此以后,东汉王朝的武将功臣便很难如愿进入到核心统治圈子中。
30、商鞅变法,为了将"尚武"思想贯彻到社会中,便将军功与爵位、官职紧密联系起来。这是实实在在的利益,所以不少人愿意从军。反观东汉统治阶级,在推行贯彻"重文"思想之时,也采取了类似办法。在整个东汉王朝,"经明行修"都是入仕的标准条件。想要做官,其实非常简单。只要有学问有品行,朝廷便会主动邀请你来入仕。
3〖One〗、除此之外,军功爵制赖以生存的"爵赏制度",也在东汉时期遭到了废除。王符在《潜夫论》中说:"今吏从军败没死公事者,以十万数,上不闻吊唁嗟叹之荣名,下又无禄赏之厚实,节士无所劝慕,庸夫无所贪利。此其所以人怀沮懈,不肯复死也。"
3〖Two〗、东汉时期的爵位,已经出现滥觞。当时社会中的不少人,都是空有爵位,而没有相应的经济与政治待遇。这一招,可谓是"釜底抽薪",彻底断绝了军功爵制带来的政治与经济利益。由此一来,百姓参军的积极性也大大减弱。
3〖Three〗、到了东汉中后期,知识分子掌控了社会中的主要话语权。无论是权力、名声还是利益,都要依靠清流名士。不少士族子弟,纷纷掌控朝政大权,他们互相帮扶,阿朋比周,还控制了社会中的舆论导向。
3〖Four〗、在当时,后辈年轻才子想要入仕,便需要有一个好名声。如果有成名人物进行点评,那么这个年轻才子便能立即身价倍增。汉末年间的袁绍、孔融、曹操、诸葛亮等人,皆是通过这个方式才出人头地的。
3〖Five〗、这一时期的社会,已经基本完全倒向文人士大夫。汉末名将皇甫嵩有一个叔叔,名叫皇甫规,出身将门世家,是"西州豪杰"。当党锢之祸发生后,不少清流名士遭到逮捕,皇甫规因为出身将门,没有被牵连其中。可不曾想到,皇甫规竟然以此为耻,并请求与党人连坐。
3〖Six〗、由此可见,东汉后期以后的军士,其社会地位已经大幅下降。就连不少出身将门世家的武将,也希望与读书人交好。张昭本是徐州名士,后遭陶谦迫害,不得不来到江东地区。后来孙策平定江东,也是"三顾茅庐",用极高的礼遇请出了这个读书人。
3〖Seven〗、可见在汉末时期,哪怕是手握重兵的军阀人物,也不得不对读书人礼遇。而且在不少文人看来,武将就是个大头兵,和他们完全没有共同语言。
3〖Eight〗、据《三国志·刘巴传》注引《零陵先贤传》记载:"张飞尝就巴宿,巴不与语,飞遂忿恚。诸葛亮谓巴曰:'张飞虽实武人,敬慕足下。主公今方收合文武,以定大事;足下虽天素高亮,宜少降意也。'巴曰:'大丈夫处世,当交四海英雄,如何与兵子共语乎?'"
3〖Nine〗、张飞虽然立下赫赫战功,但他也希望和文人相交;而刘巴身为名士,却不愿意与他来往。这两人的态度,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文人的追捧。
40、秦朝尚武,全民皆兵,这是它能成功的一个必要前提;东汉重文,独尊儒术,这也是它衰退的一个主要因素。
4〖One〗、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武将的作用远胜于文人。只能说,军士想要改变自己的出身,只能寻求在社会变革之际。但不可否认的是:擅长作战的功臣,未必能很好地处理好朝政。
[Two]、北方人为什么普遍尚武
〖One〗、北方自然环境恶劣,必须牛高马大、身强力壮才能生存下来。
〖Two〗、北方人尚武、出武将,也再自然不过了。
〖Three〗、这就是“源易缘”从传统文化意义上,理解的“南方多文人,北方多武将”的答案。
关于唐朝文人尚武,北方人为什么普遍尚武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