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第一仵作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宋朝第一仵作这个问题,为什么古代的验尸官叫“仵作”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块儿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One]、一鸟七命的故事原版
〖One〗、谁能想到,因为一只画眉鸟,竟然能让七个人丢掉性命?这个发生在北宋徽宗宣和三年的离奇大案,在今天读来,仍具有深刻的警示意义,这个案子看似离奇,却又深刻反映了人性之恶,最后通过作恶者的罪恶下场,告诫了当下的人们:人生在世切莫作恶,作恶者早晚都逃脱不了恢恢法网的严厉制裁!
〖Two〗、北宋徽宗宣和三年,海宁郡武林门外北新桥下一个叫沈昱的机户,那时候的机户是江南专门从事手工丝织业、棉织业的民户,隶属匠籍,要向官府缴纳做好的缎匹作为徭役。沈昱技艺精绝,是以家中颇为富足。他和妻子只养育了一个儿子,叫沈秀,只有十八岁。
〖Three〗、这沈秀是独子,被父母宠溺坏了,整日不务正业,只是喜好风流闲耍,靠养着画眉鸟度日。“靠养着画眉鸟度日”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拿着这只很漂亮、很有灵性,叫声又悦耳动听的画眉鸟去各处比试,往往别人的画眉鸟都斗他不过,时常让他赢得百十贯钱。
〖Four〗、沈秀因此对这画眉鸟极为爱惜,把它视若性命一般,为它做了一个金漆笼子,黄铜钩子,哥窑的水食罐儿,再罩上绿纱罩儿,可以说为这画眉鸟提供的全都是顶级配置。这天,沈秀吃了早点,又提着画眉鸟,摇摇摆摆进城直奔柳林里去斗鸟了。
〖Five〗、不料,沈秀来得晚了,那些斗鸟的人都早已散尽,只留下沈秀一人一鸟在这空荡荡、阴森森的柳林里。沈秀把鸟笼子挂在柳树上,听画眉鸟叫唤了一阵,正打算回家去。突然小肚子一阵刀绞般的疼痛,沈秀支持不住滚在地上。原来,沈秀自幼患有小肠疝气,时不时会发作,而这一次发作得尤其凶险。
〖Six〗、正当沈秀小肚子痛彻心扉以致人事不省的时候,有个名叫张公的箍桶匠人挑着担儿要从柳林穿过。只见沈秀躺在地上脸色蜡黄、人事不省,那画眉鸟见有人来了,叫得欢了。张公见这精致的鸟笼和极品画眉鸟,心想,这画眉鸟少说也值得二三两银子吧,顿时便起了贪念,把鸟笼提在手里,正要离开。
〖Seven〗、没想到那沈秀这时突然苏醒,眼见有个陌生人竟然要拿走他的画眉鸟,顿时急了,张口骂道,老王八,那要把我的画眉鸟拿到哪里去?张公听到沈秀骂他,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从他挑担里拿出削桶的刀,按住沈秀的脑袋,拿刀往他脖子上使劲儿一勒,那刀锋利无比,沈秀的脑袋早滚落一边。
〖Eight〗、张公慌忙将沈秀的头提起,丢进一株空心柳树之中,将刀放回挑担里,把鸟笼挂在挑担上,生意也不去做了,一溜烟,穿街过巷,径直奔武林门外而去,他要赶紧把这画眉鸟脱手。
〖Nine〗、张公挑着担儿、提着鸟笼,到了武林门外,果然碰见了一行五人,这五人正要收拾货物回去。他们都是**人,其中有个贩卖生药的李吉,此人生平也爱养画眉鸟,眼见张公挑担上有只极品画眉,便拦住张公询问这画眉鸟卖不卖。两人一番讨价还价,最后李吉花了一两二钱银子买下了画眉鸟。
〖Ten〗、张公拿着这画眉鸟好似烫手山芋,现在脱手了这个祸根,心里轻松了很多,生意也不做了,挑着担儿直奔家中。他家在西城脚下,家中无儿无女,和老婆两人相依为命。张公一进门赶紧关上大门,把自己今日所做的歹事一五一十告诉了自己老婆。老两口得了这一两二钱银子,欢天喜地的,全不顾自己所做之事伤天害理。
1〖One〗、临近中午,柳林里沈秀的无头尸身才被两个路过的挑粪庄家发现了,惊动了官府,官府差官吏、仵作等人前来现场勘查,并差遣捕快缉拿凶犯,一时间城里城外闹得纷纷嚷嚷。沈秀父母到天黑都没等到儿子回来,第二天天明时分,沈秀的父亲沈昱才进城在柳树林里看到了儿子的尸身,沈昱便到临安府告官,知府严令务必要尽快将凶手捉拿归案。
1〖Two〗、沈昱将儿子尸首收敛后,夫妻二人终日哀伤,便想着发个帖子禀告四方,但求寻到儿子沈秀失去的头,让儿子得以全尸下葬。便写了几张帖子满城张贴并告知官府:若是有人寻得儿子沈秀的头,愿出赏金一千贯钱;若是捉拿到了凶犯,愿出赏金二千贯钱。随即,官府也出告示:寻得沈秀的头给赏钱五百贯,捉获凶犯给赏钱一千贯,告示一出,满城轰动。
1〖Three〗、南高峰脚下有个以抬轿为生的人叫黄老狗,一生鲁拙,只有两个脑筋不大灵光的儿子,一个叫大保,一个叫小保,一家三口日子过得紧巴巴,甚至到了衣不蔽体、食不充口的境地。这黄老狗忽听得有人说,城里有财主和官府一共出一千五百贯赏钱寻找被杀者的头,他便交代两个儿子,要他们把他的头割了,埋在西湖水边,过了些日子再挖出来拿去领赏。
1〖Four〗、不久,黄老狗的两个儿子大保和小保,果然按照黄老狗的主意,割了黄老狗的头,数日后拿着黄老狗无法辨认的头去沈昱家和官府领了一千五百贯赏金。沈昱便把那无法辨认的头放入儿子沈秀的棺木中。自此过了数月,相安无事。
1〖Five〗、那沈昱身为**机户,轮到他押送缎匹赴**。沈昱到了**,待忙完了押送缎匹之事后,取了批复的回文。心想,早闻京师景致与别处不同,何不闲逛观赏一番?于是,沈昱把**的名胜山川、庵观寺院和有名的去处都逛了一遭。偶然从御用监禽鸟房门前经过,他也是喜爱禽鸟的,便花了点钱打点,得以进去闲看。
1〖Six〗、忽听得有一只画眉鸟叫声十分美妙,仔细一看,却发觉正是儿子沈秀养着的那只画眉鸟!那画眉鸟认出沈昱是旧主,叫得越发欢腾,又叫又跳。沈昱触景生情,不禁失声痛哭。沈昱这一痛哭惊动了掌管禽鸟的校尉,连忙喝问沈昱,这么一折腾,闹到了大理寺官员那里。
1〖Seven〗、沈昱就把儿子一大早带着画眉鸟在柳树林里被杀之事,从头至尾说了一遍。大理寺官员听了,知道这画眉鸟是**人李吉进贡来的,便差人火速把李吉捉拿到大理寺严加审问。李吉只说是自己因在杭州武林门外撞见一个箍桶的,他的挑担上挂着这只极品画眉,因见这画眉鸟叫得动听,长得又美,便花了一两二钱银子买来,进贡上用,并不知情有命案之事。
1〖Eight〗、审问的官员认为李吉说不出卖主姓甚名谁,哪里人氏,分明是有意抵赖,不肯认罪,便对李吉一番严刑拷打,李吉被打得皮开肉绽,吃痛不过,不得不认罪,说是因见画眉生得巧妙,一时生了贪念,杀了沈秀,将头抛弃等等。大理寺官员将此案上报朝廷,朝廷回复按律处斩。
1〖Nine〗、大理寺官员将画眉还给了沈昱,让沈昱回乡,并将李吉按律斩首。李吉就这样冤枉送了一条性命,李吉冤死之事,让那两个当初陪他同到海宁郡做买卖的同伴甚为不平,他们虽不知那张公姓名,却认得张公,于是两人一商量,决意要寻到机会去趟杭州捉住真凶张公,为李吉平冤昭雪。
20、沈昱带了画眉,收拾行李,星夜赶回家中,将**遭遇告知妻子,夫妻俩又是痛哭一番。第二天,沈昱提了画眉来到府衙,向知府细说**的遭遇。知府说,既是已将凶犯斩首,可将沈秀棺木烧化。于是,沈昱将儿子沈秀的棺木焚化了。
2〖One〗、再说同李吉一块儿来杭州做生意的那两个伙伴,恰巧有些药材要去杭州贩卖,他们处理完了生意,便决意要找到杀死沈秀的真凶,为李吉平冤昭雪。两人便满城打听箍桶之人,寻了一日,一无所获,二人闷闷不乐回到店中歇了。
2〖Two〗、第二天,两人又进城来寻觅箍桶之人。恰巧就遇到了一个挑着担儿的箍桶之人,二人便向他打听,说长得这般这般模样的一个箍桶的老儿,不知他姓甚名谁,大哥你可认得此人吗?那人便告诉他们,在箍桶这行当里只有两个老儿:一个姓李,住在石榴园巷内;一个姓张,住在西城脚下。
2〖Three〗、两人便先径直来到石榴园打听,只见李公正在那儿干活,两人见了,并不是他。接着又赶往西城脚下,打听到了张公家门口,张公妻子告诉他们,张公不在家,到外面做活儿去了。两人没有言语,径直返回,还没走半里路,恰巧远远望见一个挑着箍桶担儿的老儿,双方正好迎面撞见。张公不认识他们两人,他们俩却认识张公。
2〖Four〗、两人便拦住张公询问,打听实在了眼前之人正是张公,两人便声称有活计要请手艺老成的师傅做,是以找到张公,两人约定张公,明日再来找他。两人和张公分手后,直奔府衙,向知府告状。知府说那沈秀一案的凶犯不是已经被斩首了吗?两人这才将李吉的冤情一一向知府禀明,并苦苦恳请知府秉公作主。
2〖Five〗、知府便连夜差人将张公捉拿到案,投入大牢,第二天升堂审问。张公只是矢口否认,知府喝令打他三前十板,直打得皮开肉绽、鲜血淋漓,张公仍是不肯招认。李吉的那两个同伴当即在旁作证,张公还想抵赖,知府大怒,喝骂张公,人证物证俱在,若再抵赖,就夹棍伺候。
2〖Six〗、张公这才慌了,只得将盗取画眉,杀死沈秀之事一一招供。知府这才了解到沈秀的头就在柳树林里一株空心柳树里,知府便差人叫来沈昱,押着张公到柳树林里寻头,沈昱果然从一株空心柳树里找到儿子的头。至此,坐实了张公罪行,将张公打入死牢。
2〖Seven〗、知府又问沈昱,当初那黄大保和黄小保兄弟俩又是从哪儿来的人头?于是把黄大保和黄小保捉拿归案,严加审讯,又查出他们兄弟俩杀死父亲冒领赏金之事。知府怒不可遏,悲叹世间竟有如此逆天之事,下令不要计数,将黄大保和黄小保暴打一顿,投入死牢。
2〖Eight〗、随即,知府将两案上报朝廷,朝廷下令:将原审问李吉的大理寺官员贬为庶人,发岭南安置;李吉无辜冤死,赐赏钱一千贯,子孙免除差役;张公谋财害命,屈害无辜,按律处斩,加罪凌迟,剐二百四十刀,分尸五段,枭首示众;黄大保、黄小保贪财杀父,都凌迟处死,剐二百四十刀,分尸五段,枭首示众。
2〖Nine〗、行刑当日,张公的老婆来到市曹上,本指望见张公一面,但当她亲眼目睹行刑之人动手碎剐,受到惊吓,吓得魂不附体,转身便走,不料被绊,重重地摔了一跤,摔伤了五脏六腑,回家当晚就死了。从头到尾,因为一只画眉鸟,一共丧了七条人命。
30、结语:人生在世莫作恶,作恶早晚必被捉
3〖One〗、《喻世明言》里“沈小官一鸟害七命”这个故事,至今来看可以说仍是足够刷新三观,令人感叹一时贪念触发的人性之恶,竟然可以到这个地步!这个故事也一再警示世人:人生在世莫作恶,作恶早晚必被捉
[Two]、(杵作)一词年代
〖One〗、仵作,旧时官府检验命案死尸的人,相当于我们现在社会的法医。
〖Two〗、战国后期有“令史”一职,专门带领隶臣从事尸体检验和活体检验。汉代,法医学检验已相当盛行,一个县约设置仵作一至三名,每年可以得到三四两银钱的“工食银”。隋唐时期,“仵作”一词已出现,是负责殡葬业的人,后来逐渐发展成组织,五代王仁裕《玉堂闲话》载:这类殓尸殡葬民间行会的成员就叫作“仵作行人”。
〖Three〗、宋代这种类似现代法医专业的吏役,正式被称为“仵作”或“行人”,又称为“团头”,同行还有“坐婆”、“稳婆”等,遇到妇女下体的检验时,必须借由“坐婆”检验。
[Three]、为什么古代的验尸官叫“仵作”
隋唐时期,“仵作”一词已出现,不过是指是负责殡葬业的人。到了宋代,这种类似现代法医专业的吏役,正式被称为“仵作”或“行人”,又称为“团头”,同行还有“坐婆”、“稳婆”等,遇到妇女隐秘处检验时,必须借由“坐婆”检验。
宋朝第一仵作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为什么古代的验尸官叫“仵作”、宋朝第一仵作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