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盛衰给我的启示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唐朝的盛衰给我的启示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唐朝的盛衰给我的启示以及古诗行宫的解释和赏析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块儿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One]、古诗行宫的解释和赏析
〖One〗、《行宫》是唐代诗人元稹所作的一首抒发盛衰之感的诗。这首短小精悍的五绝具有深邃的意境,富有隽永的诗味,倾诉了宫女无穷的哀怨之情,寄托了诗人深沉的盛衰之感。
〖Two〗、>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风。
〖Three〗、>这首诗以“白头宫女”为主角,描写了她在古行宫中闲坐说玄宗的故事。从环境上看,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荒凉冷寞的古行宫;从人物上看,这首诗主要描写了一个白头宫女;从情感上看,这首诗表达了宫女无穷的哀怨之情和诗人深沉的盛衰之感。
[Two]、荣枯有时的含义
〖One〗、枯荣:汉语词语,读音为kūróng,意思是草木的盛衰。比喻人的得志和失意。
〖Two〗、枯荣有时意思是人的一生有得到也有失去,不可能一帆风顺,和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一个道理!荣枯有时,可以说是一个人的事业!或者生命!再就人气运!荣就是说一个人的所有的好的一面都欣欣向荣,朝好的一面发展,枯就代表着萎缩,变得糟糕,衰退等等一切都变的不好了!有时代表着一切的一切都不会一直的好或坏!它们会相互交替,短暂连续,或者得失参半,一半对一半的交替!所以说人在顺境时要低调,心存感恩,不能得意忘形!逆境时要不卑不亢,勇敢面对,努力奋斗!
[Three]、武则天之后的唐朝历史
武则天后面是唐中宗李显(656年-710年),原名李哲,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两度在位。
显庆元年(656年)十一月五日,李显生于长安,初封周王,后改封英王。章怀太子李贤被废后,李显被立为皇太子。弘道元年(683年)即皇帝位,武后临朝称制。
光宅元年(684年),被废为庐陵王先后迁于均州、房州等地。圣历二年(699年)召还洛阳复立为皇太子。神龙元年(705年)复位。
李显在位期间,恢复唐朝旧制,免除租赋,设十道巡察使,置修文馆学士,发展与吐蕃的经济、文化交往,实行和亲政策,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保证了边疆地区的稳定。
〖One〗、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亦称唐明皇。712年至756年在位。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窦德妃。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时,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756年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762年病逝。
〖Two〗、李亨(711—762),即唐肃宗,唐代皇帝,唐玄宗李隆基子。公元756—761年在位。天宝〖Fourteen〗、年(公元755年)爆发安史之乱。次年,玄宗逃往四川,他即位于灵武。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宦官李辅国、程元振杀张后等,拥立太子李豫(即唐代宗),他忧惊而死。
〖Three〗、李豫唐代宗李豫(727-779年),汉族,唐肃宗长子。初名俶,原封广平王,后改封楚王、成王,马嵬之变后,他随肃宗北上,任为“兵马大元帅”,统帅诸将收复两京,公元758年被立为皇太子,763年平定了安史之乱。安史之乱结束,大唐开始走向衰落。朝廷政治经济进一步恶化。779年去世,庙号代宗,谥号睿文孝武皇帝,葬于元陵(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北三十里的檀山)。
〖Four〗、李适唐德宗(779年——805年在位)李适(742年-805年)(适发音为Kuò),天宝元年(742)四月十九日生于长安大内宫中。在大唐帝国的盛衰变迁中,德宗和其他皇室成员一起饱尝了战乱和家国之痛,也亲身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和考验。在位26年,享寿64岁。谥号为神武孝文皇帝。于贞元二十一年(805年)逝世。
〖Five〗、李纯(778~820),即唐宪宗。805~820年在位。唐顺宗长子。初名淳。贞元四年(788)封广陵郡王。二十一年初,立为太子,改名纯。八月即位宪宗的政绩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政治上有所改革,二是暂时平定了一些藩镇。经过削藩,藩镇势力暂时有所削弱。后为宦官陈弘志(一作弘庆)等人谋杀。享年43岁,在位15年,死后谥号为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
OK,关于唐朝的盛衰给我的启示和古诗行宫的解释和赏析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