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泛滥唐朝

作者:原创编辑 -
黄河泛滥唐朝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黄河泛滥唐朝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黄河泛滥唐朝以及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历史上曾多次改道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块儿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黄河对西北地区的影响
  2.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历史上曾多次改道
  3. 历史上有哪些政权统一过黄河流域

[One]、黄河对西北地区的影响

〖One〗、新中国成立后,“母亲河”再没泛滥过,历史上第一次告别“害河”的恶名,开始造福国人。不过,随着工业的发展,黄土高原的植被却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随之而来的是,水土流失逐年加剧,黄河也越来越混浊。恐怖的是,黄土高原每年几乎要流失掉16亿吨泥沙。

〖Two〗、很显然治理黄河已迫在眉睫,然而刚开始也是迟迟打不开局面,直到中国水利专家朱显谟先生寻找到一套有效的治黄模式,才逐渐扭转了这一局面。很快黄河水开始变清了!

〖Three〗、事实上,过去黄河也多次出现“黄河清”现象,不过据史料记载,最长也不超过一个月。与大唐“诗仙”李白所说的“黄河之水天上来”相差甚远。然而在朱显谟先生的努力下,如今只要是非汛期,黄河近八成河段都是碧波荡漾。在黄土高原某些地方,早在10年前黄河就已经迎来“绿色巨变”。

〖Four〗、然而,国人努力千百年才换来的“黄河清”,在某些人眼里却变成了并非好事。给出的理由也成谜:黄河水变清得益于黄土高原的生态治理成效显著,但黄土高原土质松软,小降雨时表层植被可以固土涵水,如果出现史诗级降雨,整个土层就会被大块掀起,届时大洪水出现的几率就会增加。

〖Five〗、恐怕这就有些杞人忧天了。如果真出现史诗级大洪水,别说黄土高原,就是坚固度更高的大坝,也难以撑得下去。事实上,正是由于黄土高原植被的恢复,近些年洪水发生的频率才出现明显的下降。以前“下一场雨,脱一层皮,累死累活饿肚皮”,如今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输沙量减少了近6成。

〖Six〗、在此影响下,黄河水质开始明显由浊变清,壶口瀑布甚至每年当中有两个月会出现“清流飞瀑”奇观。除了黄河之外,未来10年内,中国西北也将成为绿水青山:新疆的植被,正以每年150公里的速度扩散;内蒙古的植被,每年以40公里的速度奔袭。西北由“一望光秃变成一片青绿”,正逐渐成为现实。

〖Seven〗、随着黄河变清加上降水增多,西北有望成为中国生态的“新高地”和未来粮仓,有望新添数量可观的耕地,对耕地压力山大的中国来说,这绝对是一个好消息

[Two]、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历史上曾多次改道

〖One〗、说到“黄河改道”,二十一世纪初一部火遍两岸三地的古装剧里,唐朝大臣正向唐高宗紧急汇报“黄河改道”的事情,却不料大臣们说得心急火燎,唐高宗却听得昏昏欲睡,竟真在朝堂上打起了瞌睡。好不容易醒了过来,却也只是打着哈欠回了一句:“不就是黄河改道嘛,只要对老百姓有利,朕就准他改道了。”当场雷翻群臣。

〖Two〗、不过,放在真实历史上,“黄河改道”可真不是皇上“准不准”这么简单,几乎每一次改道,都是古代中国一场持久的灾难。

〖Three〗、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奔腾的黄河水,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黄河的水文特点,也决定了它的多灾多难:5454公里长的黄河,平均每年带走16亿吨泥沙,下游的河床因此年年增高,把黄河“托”成一条地上的“悬河”。“改道”也成了极易发生的灾难。从古代到20世纪五十年代,黄河下游有记载的灾害,就有一千五百次之多。“改道”也有二三十次,大规模的改道有六次,史称“黄河六徙”。

〖Four〗、这六次“大改道”,第一次发生在春秋年间的公元前602年,黄河在浚县决口,在河北黄骅市入海。六百一十三年后,黄河在“新朝”年间再次改道,经过数年泛滥后,确立了从山东高清入海的河道。北宋仁宗年间,黄河又从濮阳决口,取道天津入海。

〖Five〗、金朝年间,黄河爆发了“夺淮入海”灾难,在中原一分为二,南线夺取淮河河道,北线从山东入河。明朝弘治年间,经过明朝整修,黄河彻底占领了淮河故道。1855年,黄河在兰考决口,重新经山东流入渤海湾入海,形成了今天的黄河线路。这六次“改道”,史称“黄河六徙”。

〖Six〗、每次“改道”的背后,都意味着黄河下游空前的灾难,也见证了一代代顽强不屈的中国人,用辛劳汗水治理黄河的过程。而以破坏力和对今天的影响来说,六次“改道”里值得说说的,则是“第四次”和“第六次”。

〖Seven〗、首先是“第四次”,即黄河“夺淮入海”事件。虽然“夺淮入海”发生在金朝年间,但祸根却是宋金战争时种下。1128年,南宋守将杜充为阻遏金兵,扒开了黄河大堤,结果汹涌的黄河水从此疯狂南侵,肆意侵夺黄河故道,最终在1194年彻底占领了淮河河道。令淮河至今依然“没有出海口”。

〖Eight〗、这次改道,不仅改变了中国北方的水文地貌,更带来严重生态灾难。曾经以风光秀美和物产丰富著称的江淮平原,在黄河水的冲击下,土地大面积盐碱化。失去了入海口的淮河,更从此成了一条“灾河”。北宋苏轼笔下“自古涟漪绝地,绕廓荷花,要把吴兴比”的淮河流域,大大小小的湖泊被黄河泥沙淤塞,水患日益严重,从1400年到1900年的五百年里,淮河流域发生了三百五十次水灾,出名多灾多难。

〖Nine〗、而且在这场黄河改道灾难里,“夺淮入海”只是灾难的开始。当时的黄河,并非全部经淮河入海,而是分成了两股,北方的支流河道一直不稳定。从金朝到明朝中期,黄河的北方支流曾分成多股,要么入渤海,要么在安徽“夺淮”,仿佛野兽乱窜。直到明朝弘治年间,明王朝投入巨大人力物力,在黄河北岸修筑千里大堤,断绝黄河北流,才算暂时缓解了水患。所以,黄河的“第五次”改道是人工行为,起因正是黄河的“第四次”改道。

〖Ten〗、从明朝中期起到清朝咸丰年间,明清两朝治理黄河,都是沿着弘治年间“改道”的线路。但公元1855年,由于多年战乱,外加黄河大堤年久失修,黄河在兰考决口,再次发生大规模改道。当时的黄河分成几大股窜入山东,沿着大清河故道入海。黄河“七百年夺淮”历史就此结束。但淮河流域的水患依然严重,山东地区又增加了新的水患。光绪年间起,黄河的河道才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

1〖One〗、这次改道对山东意味着什么?随着这次改道,大量泥沙涌入山东,大量河湖被淤塞,土地严重沙化。山东也从此成为水灾多发地。昔日发达的山东漕运也从此衰亡。鲁西南地区受灾严重,先后出现了百万流民。从1855年到清朝灭亡,黄河发生了近四十次水灾,其中绝大多数都集中在山东。

1〖Two〗、“改道”的天灾背后,其实是惨重的人祸。晚清政治腐败,大量治河经费被鲸吞,治理黄河工程的进度,远远赶不上黄河泛滥的速度。所以从清末到民国,黄河灾害越演越烈。国民政府统治的三十八年,黄河有十七年发生灾害。“改道”后的灾难,成为旧中国苦难的缩影。

[Three]、历史上有哪些政权统一过黄河流域

〖One〗、历史上,统一黄河流域的政权主要包括汉朝,元朝,明朝初期和清朝。

〖Two〗、首先,黄河流域的概念是从黄河上游一直延续到黄河中下游地区。而黄河上游的河套地区,历史上很多政权都没有统一,只有比较强大的王朝才能完成这个任务。如汉朝,唐朝。而像明朝,宋朝都没有占据河套地区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相关推荐: